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

湖南張家界之旅_長沙簡牘博物館



Day 7(12.AUG.2013 Mon.) afternoon
[長沙-簡牘博物館]

在逛過愛晚亭後,前往簡牘博物館,車上導遊意有所指的說,沒什麼行程了,大家在裡頭慢慢逛,吹吹冷氣,別急著跑出來,外頭很熱的。果然,一進去吹個冷氣,也顧不得解說員在講些什麼,許多團員都找個座位,坐下來夢周公了,剛開始我也是很努力的想聽解說員的講解,可是實在是內容太沉悶,加上我自身的文化素養還沒到位,我也開始留意館裡哪邊還有空位,沒多久就跑去椅子上打個盹了。

[坐公車到簡牘博物館的方法]
2路、122路、202路、 314路、406路、803路、東線至城南路口站下車,或者坐124路、901路天心閣西門下車。

顯示詳細地圖

[開放時間]
因為是每週二休館,跟一般博物館週一休館不同喔,所以導遊是安排我們週一去參觀的
上午9:00至下午5:00(下午4:30停止領票進館)免費參觀
入場時會做一個安檢,可以帶相機進入 拍照,但不能開閃光燈拍照
簡牘博物館

簡牘博物館的大門是挑高的,挑的很高(說是三國時期流行的高台式建築風格)

入口處的木雕像,看起來像是兩個男生在那裡卿卿我我...
長沙是中國出土簡牘數量最多的城市,1996年長沙市走馬樓一處工地中出土了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孫吳紀年簡牘,共計14萬餘枚,內容涉及三國時期吳國的司法、財政、賦稅、戶籍等多個方面,由於三國時期史料匱乏,這批吳簡被認為是「世紀考古大發現」,2003年12月,長沙走馬樓又出土了1萬餘枚西漢時期簡牘。

每處都有解說的牌子,很少人去看

這個古井就是在模擬當初發現這些簡牘的環境

這照片是竹簡剛出土時的照片,黑黑的,要經過高科技的還原

處理過後就跟當出的原樣相近(我覺得實在無法置信)


古人的字跡實在不怎麼優美

還有出土一些陶罐類的文物

字我看得懂一些,但湊在一起我就看不懂是在寫什麼

看板是經過設計的,頗有水準

小人偶展示着竹簡的製作過程

簡牘的製作一般包括備料、片解、刮削、殺青(或上膠液)、編聯諸程序
簡牘,作為中國古代文字的載體,始於春秋戰國或更早,盛於秦漢、衰於魏晉,先後使用了三千餘年,在紙張發明和推廣之前,簡牘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播和承載的重要工具。 紙的發明其實很早,只是當時品質還不適合作書寫用,後來到了東漢時代的蔡倫(63-121年)改進造紙術,漸漸的成為文字的載體,竹簡與木簡才逐漸式微。
造紙術的傳播路線圖

大夥往2樓再去參觀

整個展館的設計真的很高的水準,連個燈具也深具美感

人物造型的壁飾,很好看

這一區展示的是銅器"青銅神韻"

這可不是三羊開泰喔,總共有4頭羊,叫做四羊方尊,是商代知名的青銅器,在湖南省寧鄉縣出土的


商代統治者祭祀的場景復原,前頭有放一座複製的鼎,就是入口處的浮雕,所以我知道有4頭羊


這是樂器,解說員現場有敲來給觀眾聽聽

湘楚瑰寶--長沙是楚國南疆的軍事重鎮,遺留下來的兵器很多,戰國時期楚國已能製造出連發20支箭的弩機了

場景中有三位演奏家,中間的在鼓瑟,左邊的在擊築,而右邊的則在吹笙

瓷釉華彩--唐代長沙的瓷業成就突出,其中最具盛名的是長沙窯瓷器

我在簡牘博物館小睡了半小時(其實我是在神遊),導遊招呼大家上車了,原本今天的行程就只到這邊(1天才參觀2個景點),因為時間還早,就有人提議把明早的代平老街及黃興路步街,提早到今天下午來逛,不然鬧區早上應該是人煙渺渺吧,所以導遊特地安排帶大夥再去逛街。

《上一篇:湖南張家界之旅_嶽麓書院及愛晚亭


【下一篇:湖南張家界之旅_太平街與黃興路步行街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